发布时间:2019/6/13
聊城手表厂你知道吗?看看当年有多牛!
新中国70华诞即将来临,6月5日上午,一个“守正创新铸未来——山东聊城手表厂发展历程”的大型展览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拉开大幕,从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照片,从一件件的泛锈而又写满时光的展品上,参观的市民和表厂老职工看到了社会的变化,看到了幸福的今天。
百余件实物呈现群体记忆
众多图文资料记录“精益”
6月5日,由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与聊城中泰表业有限公司联合策划、举办的“聊城记忆—手表厂回顾展”,记录了半个世纪的时代变迁,也呈现了一座城市的群体记忆。记者注意到,
聊城手表厂老的缠绕钟、仿古船钟、报房钟、各类定时器、滚钟、泰山机械手表、小坤表以及打音乐机芯、苏钟机芯、砣飞轮机芯、四功能机芯天园机芯等等样式各异的钟表、机芯,让人大开眼界。聊城手表厂老职工、展览主要参与者桂志仁拿起一块表,那只老式的“泰山牌”机械表30多年了竟然还能正常走动,让人感到不可思议。
与此同时,记者还发现,展厅内,聊城手表厂的手表周转零件、老工作服、老的装表工具、老照片、老证书、老的厂徽、老的表厂文件、1986年9月的厂庆20周年纪念章、聊城表厂篮球运动员穿的球衣、老的表彰证书、奖状等百余件实物以及18条军舰总指挥的亲笔题字等等,这些时空跨越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实物,让人越看越想看,越看感到越震撼。听说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办“聊城记忆—手表厂回顾展”,很多手表厂的老职工纷纷从自家拿出来一些当年的实物。其中,一个1986年以前的“聊城钟表厂”的厂徽显得老味十足。“这个厂徽基本见不到了,三四十年了,聊城手表厂之前叫‘聊城钟表厂’,这个实物证实了聊城表厂的发展历史。一辈子就戴过这一个厂徽。”桂志仁说,这种情怀一生也不会割舍。
很多前来参观展览的聊城手表厂老职工一下子聚下一起,拍照留念。他们眼泪婆娑地说,这些东西在以前天天见,自从聊城手表厂改制后,就很少见到这些面熟的东西。没想到,30多年过去了,这些东西还能走进咱的视野,感到非常珍贵。因为,这些实物呈现了聊城手表厂那段辉煌,也记录了那一代人的“泰山”表的工匠精神。
除了实物展览,还有表厂职工精益生产、军工生产、社会活动、1977年“聊城地区职工篮球赛”中聊城手表厂篮球运动员的合影、聊城手表厂的“国防知识竞赛”合影、1985年聊城手表厂制作的花灯、1986年11月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为聊城手表厂题词:“攀上极顶 飞越海洋 ”。这些图文资料记录着聊城手表厂那段真实的历史。
聊城表厂有段辉煌的历程
军舰船钟曾全部来自聊城
聊城钟表制造业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。1966年按照国家建设三线的要求,经省政府批准,烟台钟表厂军工分厂于1966年9月18日在聊城选址建厂,1967年6月完成工厂搬迁并投产,先后研制开发和生产了一系列用于海军舰艇的仪器、仪表,并荣获全国科技大奖。
1970年,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,根据上级“以军促民,以民养民”的指示,在保证海军需要的同时,组织研发民用产品,先后生产了“泰山”牌机械手表和石英电子表等几十种产品。自此,产品走进了平民百姓家,成为当年人们“三转一响”(缝纫机、自行车、手表和收音机)的最爱。1980年前,聊城表厂的名称是“聊城钟表厂”,因为是军工企业,起初上级不让挂厂名。1978年开始,才让挂“聊城钟表厂”的名字。1980年聊城钟表厂改名“聊城手表厂”。
桂志仁表示,从1980年到2000年聊城手表厂改制,20年的时间里,表厂的重大活动他都参与过,当年聊城表厂的很多东西也都在他这里保存着,他算得上是聊城表厂发展历程的亲历者。
“上世纪八十年代,聊城手表厂赞助过女排四国(中国、美国、秘鲁、日本)邀请赛,中国女排还赠送给俺一个排球,上面有‘郎平’‘杨锡兰’‘侯玉珠’等众多体育明星的签名呢。”桂志仁说,起初,他准备将这个排球也拿到展览上展出,可惜由于场地的限制,无法摆上展览。
在桂志仁的记忆里,聊城表厂还赞助了“泰山杯”中华神童围棋赛,从聊城涌现出神童、围棋强手常昊。连续赞助过三届足球金靴奖,国家领导人荣毅仁也受邀出席了活动。当年,荣毅仁出席活动的照片还在他那里。聊城手表厂还参加过全国农民运动会。
据了解,上世纪八十年代,聊城手表厂是轻工部定点的38家钟表企业中前10名的工厂。企业职工发展到3000余人,聊城表厂年生产100万只手表。当年聊城手表厂上缴的年利税占聊城总税收的六分之一。1980年以来,聊城手表厂曾参加过国家绝密的“580”项目、水下发射运载火箭、大规模考察南极等,中央军委曾为其发贺电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前,我国军舰上的船用钟、舰艇钟全部来自聊城手表厂。
展览主办方负责人告诉记者,聊城手表厂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,为聊城做出过很大贡献。展览的目的就是回忆聊城表厂辉煌的历程,向社会公众展示、延续和弘扬“泰山”表的工匠精神,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礼物。